跳到主要內容區

  

論文出版年 研究生姓名 論文名稱 指導教授
110 莊竣翔 以擴增實境融入變色龍變色之科普教育探究 林秋斌
110 周佩儀 運用LINE對話機器人敘事題項探究詩詞意境感知之研究 廖冠智
110 楊君玉 替代與美感用途創造力欣賞程度差異之腦造影有效連結研究 詹雨臻
110 陳柏廷 以對話引導空間景色感受之LINE對話機器人介面設計研究 廖冠智
110 廖于嫻 情緒性動畫應用於職場新鮮人組織認同感之研究 王鼎銘
110 蔡孟諭 數位人文觀點之遊戲式行動導覽系統研發與評估──以清大梅園為例 楊叔卿
110 朱順庭 Cardboard VR遊戲式虛擬濕地生態系統對於學生環境教育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之影響 唐文華、區國良
110 林惟榮 開發和評估虛擬實境家具擺設系統對大學生空間家具配置、人體工學與家具尺寸、動線規劃與設計圖面溝通表達能力的影響 唐文華、區國良
110 黃郁喬 以非監督式演算法結合空間型構法則探討五大人格特質中的校園意象 區國良、唐文華
110 藍婕寧 融入平板電腦於書寫策略教學對書寫困難兒童之書寫表現成效之研究 楊叔卿
110 林子馨 自紙本及平板電腦介入教學之觀點探討台灣書寫困難兒童的書寫歷程展現 楊叔卿
110 姜敬凡 自調式學習與測驗試題之模式設計──以高中生物科遺傳學單元為例 廖冠智
110 潘奕君 虛擬實境融入國小兒童注意力訓練之研究 唐文華、區國良
110 郭佩璇 觸發空間人文情意之擴增實境遊戲介面與使用者經驗研究 廖冠智
109 楊惠如 指導歷程評量指標建立研究──以區塊鏈為取徑 廖冠智
109 林怡瑄 透過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STEAM機器人課程對學生STEAM和21世紀能力之態度影響研究 楊叔卿
109 蔡宛真 導師信念、班級經營效能與教師幸福感之關聯研究 朱如君
109 楊 晨 研發「課堂冒險」桌上遊戲以改善偏鄉小學課堂學習之研究 楊叔卿
109 林冠宇 應用層級分析法(AHP)建構跨領域課程設計指標之研究 朱如君
109 張濬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改革之探討──系統思考取徑 謝小芩
109 林昱君 結合擴增實境與卡牌操作之虛擬實驗設計與學習成效分析──以國中化學鋅銅電池實驗為例 唐文華、區國良
109 葉軒均 使用虛擬實境於5E探究式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生物科學習成效之影響 林秋斌
109 吳建東 臺灣原住民雲端科展對參展學童之科學相關態度的影響 傅麗玉
109 柳岑歡 台灣地區2011-2019年企業訓練TTQS碩博士學位論文之內容分析 計惠卿
109 侯玉芬 台灣理工女大學生之心理社會發展經驗 林旖旎
109 李冠儀 知覺威脅在學校認同、群際接觸與校區偏見間的中介效果:以清大與竹教大併校為例 陳舜文
109 李柏諺 以機器學習分析數位音樂情緒資訊之研究 區國良、唐文華
109 林芝伃 中高齡婦女思考風格與媒介認知及知識分享成效之關聯研究 朱如君
109 顏綾萱 思考風格與個人學習網絡及知識分享成效之關聯性──以中高齡為例 朱如君
108 王冠樺 父母努力信念對兒童學習投入之預測效果:以兒童知覺父母與自身努力信念為中介 陳舜文
108 周俊妤 學習策略與漢字類別對中文為二語學習者學習歷程與漢字形義匹配作業之影響: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詹雨臻
108 吳玫萱 阻力訓練對視覺空間工作記憶之影響: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詹雨臻
108 黃繹維 台灣國籍航空客運運務地勤人員之工作經驗 林旖旎
108 吳秉純 高中生雙元學習信念之量表發展與模式檢驗 陳舜文
108 陳盈穎 教學順序對學習影響之研究──以因數概念教學為例 曾正宜
108 翁詩茹 平板融入國小圓面積情境式數位遊戲之教學內容設計與評估 楊叔卿
108 邱皇霖 以辯證視角探究專案式導向學習之小組對話模式 曾正宜
108 姚增昊 具逃避及排除型依附特質的ADHD年輕男性的發展經驗: 自我敘事研究 林旖旎
108 陳詩婷 以弱結構專題訓練工學院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以一門工學院課程為例 曾正宜
108 魏雅苹 媒體匯流下數位記者的工作轉型──以蘋果新聞網新調查中心為例 陳素燕
108 林怡汝 以經驗學習模式探討服務學習的歷程 朱如君
108 魏展君 應用機器學習及情緒分析偵測憂鬱高風險之網路文章 區國良、唐文華
107 何宜臻 國小學童閱讀量和學業成績之相關研究──以新竹市某國小為例 陳素燕
107 郭育芳 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倦怠、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陳素燕
107 賴韋至 幽默與創造思考之腦波頻譜強度研究 詹雨臻
107 陳以非 不同酬賞對喜樂不能思覺失調症患者之情緒與動機腦神經機制的研究 詹雨臻
107 陳建州 玩到脾土開:粘巴達假日學校的實踐經驗 謝小芩
106 林劼宏 浴火重生:社會運動者的自我轉化歷程 黃囇莉、陳承德
106 黃勤偉 研發輔助國小先天盲視障生學習中文識字與輸入法之線上學習系統 楊叔卿
106 方品淳 古文學習之數位遊戲系統設計:以《老殘遊記──遊大明湖》為例 楊叔卿
106 徐浩洋 信號及分割原則運用於成人化數位教材之設計本位研究 陳素燕
106 蕭妤如 探究式提問融入分享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 曾正宜
106 李沛峮 愛情與學業的交織:大學生班對之研究 謝小芩
106 王琳儀 幽默與金錢酬賞對認知歷程的影響: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詹雨臻
105 趙彥駿 只「原」身在此山中: 南台灣原住民青少年的性別學習策略之研究 謝小芩
105 蘇楨浩 脫胎換骨──社會新鮮人經驗學習的轉化歷程 黃囇莉、陳承德
105 李彥霖 怕被笑者對負向情緒詞的注意力偏誤:以眼動軌跡為證據 詹雨臻
105 胡柏先 應用Mantel-Haenszel於BIB設計情境中進行DIF檢測時總分配對策略選擇之比較 陳承德
105 吳春蓉 返轉歸真,熱情再起──教師自我的建構與學習轉化歷程 黃囇莉、陳承德
105 陳允琳 家庭社經背景、數學本份、數學活動、數學規劃與 PISA 2012數學素養之關係:性別與數學能力差異 陳素燕
105 劉季寧 反思與行動的交織: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之生命歷程 王俊秀
105 蔡丞倫 溝通媒介與匿名性對團體互動中個體的感受與行為之影響 許有真
105 賴宥兆 磨課師創新教學模式之學習成效研究:以清華大學跨兩岸課程施行為例 楊叔卿
105 郭孟倫 應用磨課師/師博課以促進生命科學深度理解之設計本位研究 楊叔卿
105 李佳純 大學生人格特質、成就目標、學習取向與學習成果之關係–以國立清華大學為例 陳素燕
105 郭晏輔 「相遇」在慈心:華德福學校師生關係之研究 謝小芩
105 吳俊逸 大學生志願服務目標取向對服務持續意願之預測效果:以基本需求與服務滿意度為中介 陳舜文
105 陳玥樺 小學教師運用輔諮知能於教學現場之經驗分析 林旖旎
105 王昀雅 中學生數學希望感相關因素研究: 學業表現與課堂投入之中介效果探討 陳素燕
105 何迦勒 身在本地的異鄉人:臺灣基督徒的改宗與轉化學習 黃囇莉、陳舜文
105 許齡方 透過普羅透斯效應探討使用者性別與虛擬角色性別對尋路能力之影響 許有真
104 廖怡君 立體空間解題者表現與提示效果在圖文訊息的眼動研究 詹雨臻
104 呂昕頤 笑話中歧義與推論歷程之眼動研究 詹雨臻
104 楊立婕 高中生之英語學習動機模式──從華人文化角度探討 陳舜文
104 邱于軒 為流浪動物奮鬥── 動物保護人士之轉化學習歷程 黃囇莉
104 李易儒 努力學習v.s.智慧學習:台灣高等教育學生之學習投入及其路徑模式 黃囇莉
104 洪國晉 課後作業系統融入大學普通物理課程之研究 楊叔卿
104 江欣樺 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密感與寬恕動機之關係: 認知及情感因素的中介效果 陳舜文
104 陳姸均 平板電腦融入教室互動系統於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之成效探討:以綜合科為例 楊叔卿
104 吳佳雯 色彩標示重點詞在不同文本類型中對於中文短文閱讀效益之眼動研究 陳素燕、詹雨臻
104 何宜玲 體感式虛擬化身與人際面對面互動之情緒感受與行為差異 許有真
104 廖凡毅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to Learn Competence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 陳素燕
103 張倖娛 「為什麼問問題?」──大學生課堂發問行為相關因素之分析 陳素燕
103 吳玟琳 破繭而出: 華人成人跳脫傳統框架之轉化學習歷程 黃囇莉
103 洪才舒 學習的意義:華人文化與生命脈絡的視野 黃囇莉
103 郭欣妤 以活動理論觀點探討大學動保社團之學習 陳素燕
103 黃姿穎 面向未來、積極行動:高中生正負向學習經驗對學業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績之影響 黃囇莉
103 魏嘉瑩 兩種科學?大學生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論信念之差異與相關因素之探索 陳舜文
103 顏鈺芬 大學轉學生的轉學歷程:制度、動機與策略 謝小芩
102 許雅雯 國小高年級學童正負向學習經驗對學業挫折容忍力之影響──以成就動機、角色義務為中介 黃囇莉
102 黃祈翰 迴圈式概念圖運用在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經濟部份 對學生的學習影響分析 曾正宜
102 陳志軒 個人概念構圖與合作概念構圖學習活動對於歷史學習行為與成效的影響 曾正宜
101 朱兆中 使用wiki合作學習對後設認知與知識信念的影響 鍾文宏
101 黃馨慧 附加問題結合圖形組織對提升閱讀理解層次的效果 曾正宜